1956年,部队在云南原始森林深处,发现一群衣不蔽体、蓬头垢面的男男女女。经过调查发现他们人数众多,而且生活的环境十分落后,常年生活在幽暗的森林中,身上的衣服都快要衣不蔽体,日常大多依靠野果打猎生活,犹如一群原始人在森林中生活。苦聪人,生活在高山森林中的原始人,疏于种植,不会纺织,住的是茅草搭建的房子,四处漏风,吃饱是不可能的,每年都要有三四个月肚子咕咕叫,打不到猎物又没有粮食,只能靠着储存的食物度过最艰难的时期。生病没有医生药物医疗,年长的苦聪人会去森林里采摘药材治疗,不行的话,就晒太阳,还不好就只能听天由命。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和山下的人交换的,苦聪人内向害羞,不善言辞,将东西放到道路上,希望有人和自己交换,遇到黑心的,东西就被拿走了。若是有新生儿出生,族人就用火将芭蕉叶给烤热,裹住刚出生的孩子,每次入冬下雨都是他们最害怕的时候,取暖只能靠烧火,但屋子又漏雨,一不小心火就熄灭了,寒冷席卷全身。就这样,他们过着漂泊困苦的日子,没有个正经的生计,识字上学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,和外界交流都是问题。1956年,解放军在森林旁边的村落里面,了解到苦聪人的事情,当地政府非常的重视,多次派人进去寻找,想要安置他们的生活。林木高大而繁茂,挡住了苦聪人的身影,在解放军的不懈努力下,终于摸着人为的踪迹而找到个苦聪人,披头散发、穿着芭蕉叶做的衣服,见到解放军就吓得乱窜,灵活的跟猴子一样,很快就失去踪影,追都追不住。解放军了解到过去苦聪人受到土司土匪的压迫,导致他们对外人充满戒备心,因此做好了打“持久战”的准备,每次进山都带着粮食衣服,在里面多番寻找,在山下老乡的带领下,渐渐打开了苦聪人防备的内心,让他们知道现在外面和平了,外人不会害他们。在和解放军相处了段时间后,苦聪人发现这些人不会对他们动手,哪怕听不懂话都带着笑和他们交流,看到他们缺什么都会帮助他们,对他们和颜悦色起来。听到他们劝大家搬出去住,有年轻大胆的苦聪人拖家带口,跟着搬出了山林,陆陆续续的越来越多的苦聪人走了出来,在当地政府和附近村民的帮助下,他们学着盖房子、种田、看病、学习...慢慢的苦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,他们能和外界平和交流,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,他们开始敢离开家乡,去外地打工,日子一天天的变好。看着村落里面建起的二层小楼,每个苦聪人的心中都感到满足,过去他们从未想过还能过上这种生活,能吃饱就满足了,现在的他们会用手机、会骑摩托车、会开小轿车,有的还学着年轻人染头发,过起了时髦的生活。孩子们免费入学读书,不用家长们操心学费的问题,村子里开始出现了大学生,还有考上北大的,每个走出家乡的苦聪人,都想着能学有所成,回到家乡里面帮助家乡来建设。苦聪人的生活迎来了真正的春天,不再像从前那样考虑明天该怎么活下去,每一天都过得安心快乐且充实。“要感谢党和政府啊,没有他们的帮助,我们怎么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,真好啊,真好啊。”村里面上了年纪的苦聪人,记得在山里面的生活有多苦,说起过去感慨万千。参考资料:一个“原始部落”的千年跨越2018-12-2612:00:19来源:新华网
晶顶网配资-晶顶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公司-全国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